工作時間
早9:00 - 晚18:00
周六日休息
發布日期:2012-10-22 06:15:45 訪問次數:424
摘要:應用錨桿靜壓樁施工技術加固軟弱地基建筑物基礎,描述建筑物及地質概況,分析產生沉降、裂縫原因,介紹靜壓鋼管樁施工方法工藝,總結該方法的效果和著重點及發展趨勢。
關鍵詞:施工技術;錨桿靜壓樁;地質概況
1 工程概況
住宅樓棟與棟間距為12.26m,五層,總高度16m;樓西側為沿街商店,層高3.5m。住宅樓及沿街商店基礎結構:沿街商店基礎,西面為獨立柱放大基礎,東面為條形地梁和獨立柱放大基礎,基礎埋深1.0m;住宅樓基礎結構:西側3.3m寬開間為獨立柱放大基礎,南半部為條形基礎,北半部為筏板基礎,基礎埋深1.0~1.6m,住宅樓上部結構,除西側一層3.3m寬開間(供沿街商店用)為框架結構外,其余均為磚混結構,25#砂漿砌筑240墻、50#砂漿砌筑120墻。第三棟住宅樓采用過抗震加固。
1.1 沿街住宅樓與地下建筑物的位置關系,沿街住宅樓地基下面為正在施工的一期工程TA12標段右線隧道。隧道頂部距離地面高9.70m,距離樓房基礎8.1m。隧道穿越的地層分別為軟流塑狀粉質粘土、可塑狀粉質粘土。
1.2 地鐵隧道施工對地表建筑的影響:建筑物建成時間早在20世紀70年代,沒有抗震措施,基礎下部6~12m范圍內有軟弱的淤泥質地層,而位于軟-流塑地層中的地鐵隧道正在施工當中。管棚施鉆及注漿時,對流塑狀地層產生擾動,具有高靈敏性的地層應力重新分布,使地表第2幢樓房西側單元產生不均勻沉降,差值為60mm,樓房整體向西南下沉,傾斜2mm,西側單元一至五層樓均產生不同程度的拉裂縫,大寬度8mm。為確保地面樓房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,對隧道上方的第2棟居民住宅樓進行基礎托換加固處理。
2 錨桿靜壓樁托換基礎設計
2.1 根據工程地質情況,在地面以下16~18m深處有一層承載力較高的混合土及強風化安山巖,這是良好的樁端持力層,對于侵入隧道凈空內的靜壓樁,在隧道開挖初支結束后再割除,使樁端與隧道初支及二襯砼結合在一起共同承擔上部荷載。
2.2 錨桿靜壓樁在壓樁施工中,可以較直觀地顯示單樁承載力,且是在房屋基礎內預埋反力錨桿及開壓樁孔,錨桿靜壓樁機具簡單、操作方便、施工迅速、無振動、無噪音等污染,便于信息化施工,當建筑物出現較大不均勻沉降時可隨時增加樁數。
2.3 根據樓房產生裂縫沉降的部位及地質條件,要對樓房西側9m長范圍的基礎進行托換處理,樁長16~18m,用?魣146mm×5mm鋼管加工,單樁豎向承載力180kN,建筑物基礎共布置41根樁,單節樁長2.0m,接樁采用電焊焊接,焊接內插3?魣18L150導正鋼筋,焊接時,焊縫應飽滿、連續,無虛焊現象,鋼管樁內壓漿處理,以提高樁身承載力,注漿材料為水泥漿,水灰比0.5,控制壓力為0.3~0.5MPa。鋼管樁施工結束后,在樁頂部澆筑250mm厚微膨脹C30鋼筋砼樁帽,以加強基礎與樁身的整體連結,樁頭交叉筋與螺桿及鋼管焊接。
3 錨桿靜壓樁施工工藝流程
施工準備→挖開基礎→引孔→安裝魚尾錨桿→靜壓鋼管樁→注漿→封樁→回填基礎夯實
3.1 施工準備:施工準備期做好居民的安撫工作,清理出工作面,配置2臺錨桿靜壓樁機,2臺風泵,2臺注漿泵、風鎬、鐵釬、鐵錘、電焊機、及相應的魚尾錨桿,?魣150mm×5mm的鋼管樁,?魣18mm鋼筋及普硅42.5級水泥,硫磺膠泥等,錨桿靜壓樁機。
3.2 挖開基礎:根據加固的房屋基礎,在施工場地內放出挖基礎邊線及標高。由于場地所限,土方必須及時運出,基礎挖開后,量測基礎實際標高及尺寸,做好基礎記錄,基礎表面浮土及雜物要清理干凈并在基礎測定的位置(距柱或墻0.4m)上引出?魣150mm的孔。 轉